波兰拉响警报!
9月10日凌晨,俄军展开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,与此同时,波兰领空也意外遭遇了无人机的侵犯。
波兰紧急动用了本国以及北约的防空系统,成功击落了部分无人机。
总理图斯克当即把矛头指向俄罗斯,并表示要启动“北约第四条”磋商。
所谓“第四条”,指的是只要有一个成员国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,就可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,开紧急会议,讨论如何提供援助。
对此,俄罗斯方面很快作出回应,坚决否认了“俄无人机入侵波兰”的指控。
俄国防部表示,俄罗斯军队并没有任何攻击波兰领土的计划,甚至表示这些无人机的最大飞行范围只有700公里,根本无法从俄罗斯发射过来。
俄驻波兰临时代办安德烈·奥尔达什也指出,波兰方面并未提供任何能够证明无人机来自俄罗斯的确凿证据。
从双方的言辞中,有3个关键问题值得关注。
首先,波兰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快?
自俄罗斯在其周边展开军事行动以来,波兰的安全担忧极度加剧。
通过请求北约启动集体防御机制,波兰能够获得更强的安全保障,尤其是在目前形势复杂的国际局势下。
此外,波兰当前的政治环境也在影响着政府的决策。
5月的民调显示,波兰总理图斯克的支持率急剧下降,仅为32%,而反对率高达44%。
在此背景下,波兰政府可能希望借此次无人机事件,将其定性为“国家安全危机”,来提升民众的支持和信任。
无人机究竟来自哪里?
尽管俄罗斯坚决否认,波兰也未公布有力证据,但从各方媒体透露的消息来看,俄罗斯依然是最具嫌疑的对象。
泽连斯基指出,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空袭时,有8架无人机也飞越了波兰,这一说法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吻合。
另外,波兰媒体公布的无人机残骸照片显示,其与俄罗斯军方常用的机型特征相符,这进一步增加了俄军无人机进入波兰的可能性。
最后,这是否真是俄罗斯所为?
历史上,波兰就曾因误判导致错误指责俄罗斯。
2022年,波兰曾误认为俄罗斯导弹击中其领土,最终却发现是乌克兰所为,而乌克兰当时还坚决否认;北溪管道事件中,俄罗斯同样也被怀疑,但现在落网的嫌犯为乌克兰人。
此外,乌克兰的表态也非常可疑。
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强调这是“俄罗斯无人机闯入北约领空”,并呼吁欧洲和美国联合做出回应。
这种“火上浇油”的姿态,很明显是希望把冲突扩大。
一旦北约真被拖下水,从提供武器转向更直接的军事行动,乌克兰自然成为最大受益方。
另一方面,把俄罗斯进一步塑造成“欧洲安全的最大威胁”,也有利于重新撬动欧美援助。
因此,不能排除是乌克兰的“栽赃陷害”。
不过北约的反应相当克制。
虽然荷兰等国出动了战机和防空系统参与拦截,但外媒消息称,北约并未将此次事件定性为 “武装袭击”。
这种定性差异至关重要,因为这决定了双方会不会爆发更严重的军事冲突。
欧洲各国显然不想因为这起无人机事件,打破当前的战略平衡,尤其在美国停止对乌援助后,各方更倾向于通过谈判推动停火进程。
从这次事件来看,不管是欧洲、北约还是乌克兰,都有自己的谋划,更显现出欧洲日益严重的利益分歧。
未来的俄乌局势会如何发展,仍然充满不确定性。
消息来源: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杠杆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