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这个事,其实我还挺有感触的。上个月我爸他工友老马,又给我打电话,说让帮看看他那个社保断缴的事,折腾好几年了,真挺让人头疼。说实话,这一代国企下岗的人,谁家没几个?我记得我们家那会还好,爸妈都算赶上了早一批买断工龄的,但邻居家的张阿姨到现在还每个月想着养老金能再多涨点。
前几天我路过小区门口,被几个大爷围住,说是看报纸上写的2025年新政策,我还真去翻了下,发现这次好像政策挺细的。就比如这个经济补偿吧,以前大家老觉得买断就买断呗,反正拿了一笔钱。其实不是这么回事。现在新出来那个《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解释(二)》,就把账算得特别明白,原来工作多少年就是多少个月工资,这个工资还是提前一年的平均工资,奖金都要算进去的...不像以前啥津贴都不搭界。上次我爸还专门问我,他说你查查上海现在平均工资多少,我一搜,2025年都12434了,感觉比前几年涨的快。要搁这标准,有的老国企职工其实还真能多拿万把块下来。
我二姨去年办补偿的时候,还是碰了点麻烦。她原来是1997年下岗的,社保断了三年,拿材料排了好几天队,窗口就说材料不全,她都快急哭了。现在政策说社保断缴,单位得补,甚至可以据这个要求补偿,理论上挺好,可实际操作能不能顺利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反正谁家要走这条路,还是得把证明、工资条这些老老实实都备齐。
还有工龄折算那个,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差点没看懂——现在居然可以一比一抵医保年限?我小舅都说了,早知道早点补一下了。山东的政策我还挺羡慕,据说1999年之前的工龄能全抵,这在我们这省还没看到。还有个点特别适合快退休的人,就是灵活就业身份代缴社保,失业金基金能帮着交点,这对50+的大叔大妈来说,压力能小不少。说到这我想起来我妈单位的老刘头,前两年为了凑够年限,临时去做保洁,天天起早贪黑,其实就为了那点社保,早有这政策,估计能少受点累。
要说维权吧,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闹,有些人就觉得反正年纪大了,算了。但我身边有个表姐,她就属于比较“轴”的那种,拿着一打工资单跑去找原单位,搞了快半年,最后还真把补偿争取下来了...不过她自己也说了,过程中头大得很,材料反正越全越好,哪怕是有点瑕疵,也比啥都没有强。
还有再就业那个补贴,我之前还以为离我们家这些长辈距离有点远,没想到我小姨今年考了个中级技能证,居然自动到账了1500块,都不用申请。她说要不是隔壁小王提醒,自己根本不知道——像广东、苏州这些地方,政策比我们省还灵活,数字技术工程师啥的,补贴两三千,简直是羊毛党新宠。
创业这个,我倒真认识一哥们,用公积金贷了点钱去摆小摊,去年年末还特地发了条朋友圈,说终于不用去借高利贷了...不过怎么说呢,开店和打工还是不一样,有赚有赔,反正能少点负担总是好的。
讲真,政策是越来越细致了,但落实起来可能各地有点区别。如果你家里真有这方面难题,建议先上一下人社App查查,别老靠道听途说,信息不对称容易多走弯路。再不行就去找工会,他们要是还不理,可以试试法律援助。有时候多问两句,说不定能发现自己还能多拿点。
谁家没点历史遗留问题呢?我就觉得吧,有啥疑问早点折腾,把材料准备好,比临到退休了才慌里慌张的强。你们家有没有谁遇到过类似的事?或者有啥“踩过坑”的经验,咱们一起聊聊呗。
杠杆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